初審編輯:王亮
責任編輯:李澤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孫吉鵬 楊輝 煙臺報道
2021年5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確定在淄博、煙臺、濰坊、威海四市開展企業信用管理試點工作。近日,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推廣企業信用管理試點經驗做法的通知》,對四市工作進行了充分肯定。煙臺市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應用。同時,省發展改革委確定16家企業為企業信用管理典型企業,煙臺市四家企業飛龍集團、藍白餐飲、豐金集團、招金膜天入選。
加強政策支持引導,為企業管理提供“信”思路
煙臺明確幫助企業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和培育發展信用服務市場兩個目標。通過典型示范,帶動本地區、本行業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上的企業誠信經營、科學管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營造和諧的經營環境。出臺《煙臺市關于實施信用管理“百企示范、萬企規范”工程的意見》,分行業領域選取100家企業分別試點。堅持服務引導,始終以服務企業發展為導向,健全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和扶持政策;堅持企業自愿,堅持企業在規范和示范創建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企業自愿參與、自主申報、自覺開展;堅持分類實施,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不搞“大呼隆”“一刀切”,與行業主管部門深入對接溝通,在各行業、各領域分批分類展開,形成梯度發展、聯動推進的工作格局。
加強第三方培育指導,為企業量身定制“信”管理
企業信用管理目前尚沒有統一的標準規范,企業認知度不高、試點企業多且分散、政府人員不足,需要借助專業第三方力量。試點工作,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通過邀請商務部信用研究院有關專家通過線上線下授課方式對試點企業進行輔導,并邀請其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同時,加強第三方機構管理,定期邀請到試點企業走訪調研,通過內外部調查,形成初步評估報告,協助企業研究制定創建實施計劃,對企業原有管理體系和運行狀況進行診斷分析,健全覆蓋企業職工管理、生產經營、財務風險管理和社會責任履行等環節且全程可控、量身定制的信用管理體系。
探索企業職工信用管理,提升員工“信”福感
企業發展關鍵在人,職工缺乏信用意識則難求發展。煙臺市根據各地信用分的成功實踐,鼓勵企業依托社會信用“燈塔分”,建立基于企業內部職工的誠信考核與評價制度,如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試點“玲瓏分”,建設“信用+醫療”體系,開通診療綠色通道,免收住院押金,實施先治療后結算,出院手續容缺辦理等特色信用診療服務激勵措施,為守信員工誠信就醫福利加碼,享受看病就醫便捷服務,獲取更多的就醫便利,共為企業員工和百姓節約診療費用近700萬元,大大提升了企業職工的認同感和幸福感。
探索生產經營和財務風險管理,降低企業“信”風險
企業管理離不開內部管理,更離不開對上下游供應鏈的管理,不能獨善其身,需要加強自身和供應鏈企業信用管理。為此,煙臺鼓勵企業開發信用消費產品,建立客戶信用檔案、開展客戶誠信評價,將客戶誠信交易記錄納入應收賬款管理、信用銷售授信額度計量,建立科學的企業信用管理流程,如藍白集團制定了完善的《供應商信用管理辦法》,對供應商供貨渠道、供貨質量、供貨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實行6S管理和六級品控,在杜絕不合格品、殘次品流入銷售終端的基礎上,提升了企業服務規范和質量。支持企業加強合同管理、商賬管理,合理利用外部信息和服務,切實防范風險,如飛龍集團始終秉持“一諾千金,以身守正”,做市場行為的踐諾者,在與下游供應商、勞務單位的合作中,從未拖欠過供應商的材料款、農民工的工資與國家的稅款。
探索社會責任履約管理,為企業增添“信”名片
“承擔社會責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明確要求。煙臺嘗試推廣企業誠信守法、關愛員工、升規納統、投身公益,如在2021年8月煙臺疫情期間,煙臺藍白餐飲有限公司主動作為,免費為各防疫檢測點提供愛心三餐,其董事長在疫情第二天親自到疫情影響餐廳就餐,積極消除社會恐慌,企業認可度提高;豐金集團通過開設豐金愛心餐廳及超市、豐金書院等多種慈善公益項目,長期開展扶貧、敬老、助學等公益活動,累計投入過億元,救助幫扶各類弱勢困難群體10萬多人次。
引導企業自主規范,為企業發展注入“信”動力
首先是力求實效。堅持“信用有用”,一切從解決問題和企業管理提升實際出發,兼顧里子和面子,實現管理更加規范,信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套高效率的管理制度、一系列生動形象的案例故事、一個濃郁的信用文化氛圍。在工作中,盡量明確專人負責,明確牽頭部門,確定分管財務、人事或者銷售的領導專門負責企業信用管理工作。注重黨建引領。筑牢堅如磐石的信用根基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公司治理各領域、各環節,深入推進黨的建設與誠信服務有機融合,探索創新“黨建+信用建設”工作模式,開展“黨在我心中”“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等主題黨課活動,確立信用的根基,不斷為企業發展注入“根”和“魂”。
初審編輯:王亮
責任編輯:李澤